簡單概括為四個字:"聞、聽、摸、看"。
聞:下鉤前,垂釣者迎風蹲在岸邊,聞一聞水面吹來的風是否有魚腥味,或用手捧水聞一聞,腥味越濃,魚就越多,反之則少魚或根本沒魚。
聽:該水域如有魚,能聽見魚兒吃草的"嚓嚓"聲,大魚追小魚發出的"撲通"聲,及魚躍出水面的響聲,宜下鉤垂釣。若魚在水面浮頭吞吐,發出"叭叭"聲,表示水底腐殖質沉積太多或氣壓急驟下降,魚在水中缺氧,雖有魚也不會上鉤,這種情況不宜下鉤。
摸:垂釣的最佳溫度為15℃-25℃,這個范圍的水溫易下鉤垂釣;若水溫超過30℃或低于4℃,手觸水面就有發熱或冰冷刺骨的感覺,此時不宜下鉤。
看:一看水色。水色過清,則魚不多,即使下鉤,魚也會被人影、竿影嚇跑;水色過渾,魚不易發現鉤上的餌料;水清略渾是垂釣的最佳水色。水為褐色,鯽魚多;青黃色,草魚多;黃橙色;鯉魚多。二看水紋。無風時,若不平如鏡,說明水下無魚或有魚不吃食;若水面出現水花、漩渦或波紋,這是有魚的信號。三看水草。如垂釣水域處的水草枝葉殘缺不齊,則暗示水下有草食性魚種